您的位置首页  科技

农业科技通讯:农业科技通讯属于什么期刊

  • 来源:互联网
  • |
  • 2024-12-13
  • |
  • 0 条评论
  • |
  • |
  • T小字 T大字

“发菌慢是因为木糖醇渣存放的时间太长了;平菇还有一个常见病叫黄斑病,可以打‘菇医生’和‘黄菇1+2’进行药物防治……”

农业科技通讯:农业科技通讯属于什么期刊

 

12月4日,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周店村的食用菌棚里,许万昌正为菇农答疑解惑。“发菌慢是因为木糖醇渣存放的时间太长了;平菇还有一个常见病叫黄斑病,可以打‘菇医生’和‘黄菇1+2’进行药物防治……”

许万昌为菇农们答疑解惑许万昌是当地有名的“蘑菇大王”,60岁的他已种植蘑菇41年,周边的蘑菇种植户都爱找他请教许万昌不仅种菇本领一流,他还是个论文“大咖”今年9月,他刚在农业期刊《食用菌》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羊肚菌的学术论文。

从2001年至今,这已是他发表的第8篇论文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,许万昌用多年的实践经验,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田野大地上1981年,19岁的许万昌去上海、福建等地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后,回村建起蘑菇棚,投下一万多斤料,种植平菇。

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“成本在300元左右,收获6000斤蘑菇,获利1500元”按当时的物价,一头牛也不过1500元不错的收益让很多村民都动了心,村里有十几户村民,也学着许万昌养起了蘑菇许万昌蘑菇种得好,来源于不断地阅读学习。

他从年轻时就喜欢看《食用菌》、《农业科技通讯》等农业期刊,学习上面的先进的技术,同时很感激那些论文发表者“自己有了成果,也想能不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”许万昌说,“一是分享我的养菇技术,二是或许也能帮到别人。

”于是,在2001年,他总结自己20多年栽培平菇的经验,发表了第一篇论文《生料袋栽平菇高产高效技术》“许老师有真正的实践经验,他的文章我们都看了,非常有用”当地菇农刘大叔说“随着聊城棉花种植户的减少,物以稀为贵,棉籽壳的价格就上去了。

”许万昌说许万昌介绍,以前种植蘑菇,主要使用棉籽壳作为主料蘑菇菌丝可分解含木质素、纤维素的植物秸秆和农作物下脚料,像麦秸、树叶、锯末等,都可以作为蘑菇培养料有没有一种替代品,既不影响蘑菇产量,又能降低成本?带着这种设想,许万昌展开了探索。

不同原料、不同配方、不同种植方式,许万昌轮番尝试他发现,玉米芯可以较好替代棉籽壳,成本也从每斤1.2元降至0.6元2017年,许万昌根据低成本栽培平菇的实践经验,在《中国食用菌》期刊发表了《无棉籽壳基质配方高效栽培平菇的方式及其利弊》。

许万昌发表的论文近几年,当地掀起一波羊肚菌“种植热”,然而有些菇农种植后却没有赚到钱,纷纷来请教许万昌羊肚菌属于一个新兴的品种,虽然价格高,但生长温度范围窄,产量不稳定,存在一定风险他了解后深有感触:“羊肚菌种成出菇容易,获得效益比较难。

应该有一篇文章对菇农进行适当引导,让菇农们对羊肚菌能有正确的认识”经过对羊肚菌的种植试验,了解掌握相关技术要点,今年9月份许万昌发表了《正确认识、科学引导,促进聊城市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》“这篇文章目的是让菇农保持头脑清醒,正确认识,掌握技术要点再去种植。

”许万昌说看了论文,山东省食用菌体系首席科学家万鲁长点赞道:“非常佩服、敬重许万昌对食用菌产业的热爱,文章值得我们学习”如今,许万昌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发一些视频、文章,传授自己的一些种菇养菇技术,希望以此继续发挥余热。

“下一步,我打算研究怎么进一步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,完善栽培方式只要还有研究成果,我就会继续写下去”许万昌说

许万昌线上平台发的文章。大众报业·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张振祥 王忠友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联系QQ:1640731186